最後更新日期:
踏入風季,不少市民關注何時打風。浸大一項研究發現,登陸中國沿海地區的熱帶氣旋,其平均移動速度在1961年至2017年期間減慢約一成,緩慢移動的熱帶氣旋比快速移動的熱帶氣旋,平均帶來多約兩成區域總雨量,加劇受影響地區的水災威脅。
此外,研究又發現1990年後移動緩慢熱帶氣旋更常見,當中進入本港200公里範圍、又緩慢移動的熱帶氣旋中,超過6成在90年代後出現,故建議制定更全面及綜合的水災風險管理策略。
↓↓ 重溫「山竹」襲港情況 ↓↓
浸大地理系助理教授李劍鋒領導的研究團隊,自2018年檢視406個於1961至2017年間在中國沿海地區登陸、並持續超過兩天的熱帶氣旋,研究範圍涵蓋香港所在的珠江三角洲。該研究成果已在學術期刊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發表。
研究團隊發現,觀測數據顯示熱帶氣旋的移動速度由1961年的每小時21公里,跌至2017年的每小時18.6公里,期間顯著下降11%;模擬數值亦顯示,熱帶氣旋的移動速度在同一時期下降10%,由每小時21.2公里減至每小時19.1公里。研究又發現,在這57年間,平均區域總降雨量增加8%,其中降雨量最高的十分之一熱帶氣旋,其帶來的區域總降雨量顯著上升18%,由187毫米增至223毫米,反映熱帶氣旋帶來的極端降雨大增。
降雨強度與熱帶氣旋移動速度呈反比
團隊發現,熱帶氣旋的移動速度與區域降雨量成反比。移動速度為每小時15公里或以下的緩慢移動熱帶氣旋,其平均區域降雨量高達99.1毫米;反之,移動速度為每小時25公里或以上的快速移動熱帶氣旋,其平均區域降雨量則為80.5毫米,可見前者較後者的區域降雨量平均高約兩成。
李劍鋒解釋,熱帶氣旋移動速度減慢,有研究指主要受周圍大氣環境影響、夏季大氣環流減弱,或與人為變暖有關。他總結指,熱帶氣旋帶來的區域總降雨量與降雨強度呈正比,但與熱帶氣旋的移動速度呈反比,則熱帶氣旋移動愈慢,經過一個地區的時間愈長,由於有關地區受影響時間較長,區域總雨量便愈高。
(浸大提供)
1990年後移動緩慢熱帶氣旋更常見
1961至2017年影響珠江三角洲的147個熱帶氣旋中,有14個移動緩慢且降雨強度超過每天30毫米,當中10個於1990年後出現,包括3個總降雨量超過200毫米的熱帶氣旋。回看本港,有82個曾進入200公里範圍,當中有22個是緩慢移動的熱帶氣旋,超過6成、則14個於1990年後出現。例如1999年的颱風「約克」和2009年的強烈熱帶風暴「天鵝」,均對受影響地區造成廣泛破壞。
李劍鋒解釋,與大氣環境氣流有關,並引述學者分析引導氣流有減慢情況,導致熱帶氣旋移動速度變慢。中大(深圳)人文社科學院及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陳永勤補充解釋,在全球變暖下,不同緯度間溫差收窄,令大氣環流減弱,亦令水分蒸發增加,隨之增加降雨。
陳永勤表示,今次研究是從氣候角度出發,由於21世紀後全球變暖速度明顯加快,應對方案除了減排,還要適應,當熱帶氣旋減慢,隨之帶來洪水風險,故必須加強防範措施。李劍鋒補充指,為回應持續增加的水災風險,需更全面及綜合的水災風險管理策略,以及彈性的應對方案,以處理更大的潛在水災。
July 15, 2020 at 02:54PM
https://ift.tt/2WoKlhU
浸大研究指熱帶氣旋移動減慢增降雨強度或重現90年代嚴重水災 - 香港01
https://ift.tt/2UUO464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